News

桃園市61歲婦人用餐噎到,頭暈、嘔吐,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急診後,婦人意識模糊甚至昏迷,醫師做電腦斷層發現腦部血栓,診斷為罕見的急性腦中風,情況危急,經緊急取栓手術後,取出4毫米的血栓,成功救回婦人1命,目前復健中。聯新國際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王景益說,這名 ...
羅碧/核稿編輯「手槍打太多會影響大小嗎?」這個網路上流傳已久的迷思,引發不少男性的關注與擔憂。對此,民權精睿泌尿科診所院長朱信誠在臉書專頁「冷靜看診溫柔守護泌尿科朱信誠醫師|台北中山男性學增大增粗變硬」發文表示,這項說法並不正確,「頻繁自慰不會讓陰莖 ...
羅碧/核稿編輯法國一名27歲女子瑪莉因身體不適,將症狀輸入給ChatGPT,結果被推測可能罹患「血癌」,雖難以置信,但仍前往醫院檢查,結果真的被診斷出何杰金氏淋巴癌(不常見,但高度治癒的淋巴結和淋巴系統癌症)。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表示,AI能夠提供 ...
羅碧/核稿編輯雖說「胎教」和寶寶的智力發展沒有明確的醫學證明,但板橋菡生婦幼診所婦產科醫師嚴絢上指出,情緒胎教比想像中更重要,透過飲食胎教、撫摸胎教、聲音胎教和光照胎教,簡單的小互動可以讓寶寶受到媽媽滿滿的愛意。嚴絢上在「率直的療癒系女醫 婦產科 ...
羅碧/核稿編輯有時候吃了某些藥之後,心情會突然變得怪怪的?可能變得焦慮、低落,甚至有點煩躁,食藥署表示,這其實是蠻常見的現象,像是避孕藥、安眠藥或抗焦慮藥、降血壓藥,在治療身體狀況的同時,也可能影響大腦化學,進而牽動心理狀態。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
李秋明/核稿編輯健檢報告中出現「毛玻璃樣病灶」(GGO, Ground-Glass ...
桃園市擴大肺癌篩檢2週年成果發表,衛生局統計,2年來共有4萬1871人完成篩檢,找出233案確診肺癌,更發現確診個案中,有乳癌病史者被檢出肺癌的比率1.64%最高,其次為具有肺癌家族史及警消外勤人員皆為0.72%、長期暴露於烹煮油煙者0.70%。桃園 ...
「父母給我們健康身體,我們要珍惜。」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現代年輕人常誤以為年輕是健康保證,卻不知不少日常習慣其實正在「慢性玩命」,一不注意恐釀猝死悲劇!黃軒今(23)日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
羅碧/核稿編輯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三餐、消夜不忌,甜點照樣吃,卻總是維持纖瘦?營養學者洪泰雄說,當吃進過多糖與脂肪,肝臟來不及儲存,就會把脂肪透過VLDL(極低密度脂蛋白)運送到身體其他地方;若肌肉量低無處儲存,脂肪會在血液中流竄,造成血脂、內臟 ...
46歲張女士平時身體狀況好、無慢性疾病,鮮少就醫,但因家人相繼罹癌,她到成大醫院家醫科門診諮詢。醫師評估年齡、家族病史等整體狀況,張女符合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肺癌4項公費篩檢資格,院方即協助轉介做各項檢查,最終檢查結果皆無異常,讓她安心不少;而公 ...
葉立斌/核稿編輯明明積極做運動、留意飲食怕吃錯,卻還是控制不了血糖好困擾!醫師劉博仁表示,如果已調整飲食、努力運動,血糖卻居高不下,千萬別忽略睡眠這個關鍵因子,睡不好會影響飽足與飢餓荷爾蒙的平衡,容易產生口腹之慾,長期可能造成血糖波動,導致脂肪堆積、 ...
1名45歲的男子,身高170公分、體重201公斤,BMI高達70,因肥胖導致呼吸困難,每每睡覺時,總因為躺著無法呼吸,而只能坐著睡覺感到困擾而就醫,與多專科醫師討論後,進行部分自費的縮胃、腸繞道手術,同時配合自主運動及飲食管理,術後1個半月減去46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