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为解决噬菌体在多成员群落和动物宿主中传播动力学研究的技术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 “Phollow 揭示斑马鱼肠道微生物组中噬菌体原位传播动态” 的研究。他们创建 “Phollow” 技术,发现不同来源噬菌体行为差异及抗生素对其影响。该研究为噬菌体疗法提供理论依据。 ** 在神秘的微观世界里,噬菌体作为细菌的 “天敌”,时刻影响着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噬菌体不仅能像凶狠的 “捕食者” 一样杀死细菌,还能通 ...
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短视频成为重要信息获取途径。研究人员针对 TikTok 和 YouTube 上急性胰腺炎相关视频开展内容和质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视频多呈现基本信息,质量有待提高。该研究对规范视频内容、提升公众认知意义重大。
为探究中国椎管内麻醉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机构研究人员开展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 on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neuraxial anesthesia in 270 million cases in Southwest China” 研究。发现其发生率为 0.44‰,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
4月16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低产稻田减障提质与产能提升关键技术”课题推进会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课题负责人吴金水研究员、各子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等参加会议。
研究结论表明,松果体区肿瘤可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切除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讨论部分,研究人员指出,脑膜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但伴发自发性颅内出血会导致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松果体区脑膜瘤更为罕见,其出血机制可能与颅内压升高、血管受压等多种因素有关。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但因肿瘤位置特殊,手术难度大,需精心规划手术方案。
为解决日本甲虫(Popillia japonica)这一入侵性害虫的防治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利用日本甲虫成虫作为载体,自传播欧洲本土昆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Metarhizium brunneum)ART 212 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验室和半田间条件下对成虫有显著控制效果,但对幼虫控制效果不佳。该研究为日本甲虫成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为解决卵巢癌化疗耐药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USP9X 在卵巢癌中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USP9X 整合 TGF-β 和缺氧信号,维持癌细胞干性促进化疗耐药,抑制 USP9X 可增强化疗敏感性。这为卵巢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1229 。
为探究骨科、血管外科和麻醉科医生对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认知、态度和实践情况,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主题研究。结果显示医生们在 DVT 预防方面有较好表现。该研究对提升 DVT 预防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有重要意义。
为探究气管插管气囊压力监测频率与神经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关系,研究人员将 80 例神经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 4 小时和 8 小时的气囊压力监测。结果显示两组 VAP 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表明 8 小时监测可行,有助于优化护理工作。 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大幅提升,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 ...
为探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胰腺癌(PC)的潜在关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人员开展了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R)的研究。结果发现 GERD 的遗传易感性与 PC 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这为 PC 的风险评估、早期检测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2025年4月10日,2025年福建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监督检查进场会在厦门大学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兼秘书长韩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福建省科学 ...
为解决无法耐受同步放化疗(cCRT)的不可切除、非转移性食管鳞癌(ESCC)患者的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 PD-1 抑制剂联合根治性放疗并辅以免疫营养支持的 II 期多中心临床试验。目前研究尚未结束,但有望重新定义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